当前位置: 首页 > 实用资料 > 变压器音量调整-音量牛TVC

文章分类

浏览历史

变压器音量调整-音量牛TVC
左增军 / 2025-01-05
  说起音量调整变压器(Transformer Volume Control缩写TVC),最早在上世纪20-30年代,西电(Western Electric)的7A放大器就有采用。20年前就又流行起来,一阵风一样后来就沉默了,但差不多每年都会有客户定做。鉴于前些时候德国客户OEM了一批36档音量牛,加上每年都有零散客户定做各种样式的音量牛,且有些客户对音量牛有些误解偏见,我这里索性开一个话题详细聊聊。
 
  20年前音量牛的确火了一阵儿,因为简单易做,你做他做我也做,性能良莠不齐,很多产品的制造并未经过“临床”就大量上市,导致发烧友对音量牛的效果“刮目相看”。后来,音量牛便逐渐淡出发烧市场,这并非音量牛的错。变压器这个行业入门门槛非常低,懂点常识就可以做。只是做到一定水准,还是有一定难度。君不见世界这么大,总共有几个好的变压器品牌?也就是国人聪明,外国人做不好的东西,国内人人皆可以做好。面对混乱的市场,可能会有朋友说:那咋了(So what)?买不起名牌还不许用个假的?我乐意,咋了。
  这里我啰嗦几句人们习以为常的错误:钢琴,意大利语形象的称之为Pianoforte,既是弱音Piano和强音Forte合成,后来被不正确的简化为Piano。早期懵懂的国人被外国人蒙蔽说是钢制造的,称之为“钢琴”流传至今。本来大部分是木头制作的琴,虽然有“钢丝”但并不代表其功用也不代表主要材料,跟“钢”关系不大却称之为钢琴。还有,我们都知道“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”这句话,这里本质是举足一次为跬,举足两次为步,比如说左脚抬起一次为跬,落下后右脚再抬起一次合起来为步。也就是左右脚各抬一次为一步。可现在几乎所有软件的记步方式都按照一跬为一步,一天一万步,实际上只是五千步~这种记步方式,人们喜欢(欣喜的认为自己运动了多少步),商家乐意(逢迎用户心理而不寻求真理),何乐而不为?。我不能改变这种现状,不过起码自己应该知道,什么才是正确东西。音量牛也是一个被少数人玩儿坏了的“东西”。
  作为音量控制用途,主要是通过变压器不同抽头取得。由于变压器绕制工艺控制,一般情况下圈数可以保证绝对的一致,这样可以保证两个甚至所有音量牛的绝对同步。虽然因为绕制工艺等不同,会带来少许的偏差,但只要工艺上保证,基本可以做到误差非常小。发烧,我是认真的,但允许各种现象存在。
  既然主要是靠变压器抽头调整音量大小,那么音量牛就有自耦(Autoformer Volume Control简称AVC)、互耦(简称TVC)之分。自耦方式简单直接,理论上可能是“能量转换”最好的方式。其实不然,理想只是理想,现实却很现实。我喜欢动手,实验证明,很多理想的东西,经不住实际的检验,有时候结果还会相悖。所以不要活在理想世界,血淋淋的现实才是真生活。举例一个电源变压器,假如想要一个输出100W,从0-220V输出的电源,采用单绕组自耦,抽头调整的方式输出,大家都知道这是不可以的,这个时候只能调整输出电压,不能输出相应的功率,而且输出电压越低的位置,输出功率越差,比如在输出10V时,只能输出10V/4.5W的功率,无法提供全部抽头的满功率输出。自耦变压器,不能给各抽头提供最好、高效的输出。尤其是音量牛在实际使用时,音量都不会开到最大,一般在九、十点的位置,因为音量牛是指数型关系,这个时候的抽头在整个绕组的圈数的3%左右(比如说最大档为1000圈,这个时候只有30圈左右),自耦音量牛在这个时候的输出性能是很糟糕的,比如说频宽很差、失真较大。因为其自身特性就是,圈数越少的地方,输出性能越差~我只能说这些,现在测试条件都比较方便,大家都可以很简单的自行对比测试、试听。
  设计音量电位器,说简单很简单,无论自耦还是互感,能调整抽头获得不同的输出就算“音量调整”牛。但这仅仅是有音量调整用途,而非好的音量牛。好的音量牛,首先要求全部调整档位能获得相同的输出特性,比如频宽、相位、失真等,再就是要求这些指标尽可能的好。
  1、插入损失:这个可以这样理解,假设原本音源输出1V电压,接上这个变压器以后输出电压变为0.8V(可能在不同频率有不同的输出电压),那么插入损失2dB。有的音量牛接上以后声音发闷,主要是这个原因。
  2、适应信号电压的范围:对于一般场合,音源是CD机之类,选择2-4V电平的音量牛,如果是DAC后面,可选AC 1-2V规格的,假如这个音量牛前面是前级输出,比如说一部后级用的音量牛,前面还搭配一部前级,这个时候现需要选择4-8V电平的音量牛。假如不按要求选择,直观一点说,就像电源变压器初级,把220V接到110V端,会有什么结果?虽然音量牛是小信号传输,不会烧毁,但性能会恶化。同样,大信号的音量牛,也不能用于小信号位置,因为铁芯的非线性,大信号电平的音量牛,用于小信号电平的时候,总谐波失真明显增高。
  3、初级电感:因为初级电感直接反应的是感抗,也就是在电路中呈现出来的“阻抗”,我们都知道这个“阻抗”大一些,相当于前面输出的负载变得轻了一些,对前面的性能影响变小(虽然即便是短路也不会烧毁前端)。变压器的初级电感也不可能无限大,因为这样自身性能又会变差。按照感抗计算,假设信号线的视在阻抗是600欧姆,如果想要在负载RL上得到最佳传输性能,将信号线的影响降到最低,RL应该是信号线阻抗最低十倍以上,即RL=6k以上,这样可以简单的认为信号线带来的影响是十分之一(所以我们希望变压器阻抗大一些才可以)。假如前面是CD机,输出频响足够宽,就按照低频20Hz计算,那么这个RL=6000Ω、频率20Hz时,按照感抗计算公式XL=2πfL,初级电感需要50H。就按照6kΩ电阻计算,在2V信号输出回路中,自身消耗3.33mA电流(曾记得有位客户定做50W电源变压器,要求220V输入时空载电流小于1mA,这应该是可以做到,但是。。。)。大家看看自己所用的变压器初级电感是多少?
 
  有关电感的测量(前面文章我已经有多次提到),也可以按照下面公式,业余条件下就可以轻松计算变压器初级电感(Tango变压器经常采用这样测试后标出相应数据):玩胆机的朋友,手头很容易找到2.5V-6.3V的交流电压(测试小信号牛不要用较高电压,否则铁芯容易饱和。同理可用于测试输出变压器,参见之前的文章),然后找一个10欧姆左右的电阻,测量出实际阻值是多少(注意首先短路测试表笔,看一下读数是多少,减去这个数才是实际阻值),然后按照下面计算方法,轻松知道自己变压器初级电感值。
 
  当然,按照这个方法,可以进一步知道自己的变压器适用于多少V的电平线路工作,也就是当用于多少V的时候铁芯饱和了:按照以下步骤,从1-2V开始,逐步增加交流电压,VL、VR电压值变化相对是线性关系。如果增加到一定电压时,两个电压不是线性关系,那么就是铁芯饱和了。比如1-2V时,VL/VR值基本相等,增加到5-6V时,VL/VR值变得不同,那么这个变压器最好用于小于2V内的线路电平上,否则性能大打折扣。因为这只是在50Hz时的测试,如果是20Hz呢?
  4、相移:音量牛需要每个抽头的相移尽量小且尽量一致,这样在调节音量时,会得到相同的信号传输。
  5、频响:音量牛要求最大至最小抽头的频率相应相同且尽可能宽,否则大小音量状态的听感不同,会给人造成不舒服的感觉。当您听理查德·克莱德曼(Richard Clayderman)弹奏的《致爱丽丝》时,只听到乐曲的欢快,没感受到伤感的细节,那么就是没有正确理解贝多芬的忧伤。
  说到频响,一般音响设备标准都是规定20Hz-20kHz的性能,很多变压器为了指标好看,只注重50Hz(甚至大于50Hz)-20kHz以上的频段,这样的变压器体积自然小巧,高频容易做好、表现好。其实高频好不好,要看低频到哪里,频宽是相对宽度,不是绝对高度。人们青睐高频多高,只是高频容易出亮点。但是,我们听音乐,除了耳朵主要“听道”,还有空气振动传输,皮肤感受的影响。大家在家里欣赏音乐,总不及现场那种享受,这主要是皮肤感受到的空气振动带来的帮助。其实,我们每个人从未出生的胎儿时,就开始通过声波的振动“感受”世界,胎教就是这个道理。贝多芬出现听力障碍的时期,用木棒“连接”耳朵,感受音符的变化。音乐会上,听障人士用手扣紧气球,以感受空气震动享受音乐。但是空气振动传输,主要是低频,几Hz到几百Hz,高频很容易衰减。地震前,动物迁徙,主要是感受到了振动波。理论上,低于20Hz我们耳朵是听不到了,但是低频震动的能量,身体还是可以感受到的。所以不要认为反正低频听不到就不去管它,相反我们要认真对待低频。
  6、音量衰减:我们知道音量电位器是指数型的,音量牛按照平均每档衰减相同的分贝数就可以,比如每档衰减2dB,24档总衰减40-50dB基本满足使用要求,这样的调节也基本满足人们的听音习惯。假如使用的是低电平放大器,也就是放大器的增益比较高,满功率输出时输入灵敏度在100-300mV左右,这时音量第一档输出应该控制在几个mV以内,可以用50-60dB衰减的音量牛,或者更多档位比如30-36档。
  6、感应噪音:音量牛不同于普通电位器,本身具有大电感的线圈容易感应环境噪音,从而输出“嗡嗡声”,所以音量牛需要很好的屏蔽。有的音量牛“带载能力”弱,抽头引出线用屏蔽线就会恶化输出特性,尤其是小音量状态,所以不能使用很长的屏蔽线引出。实际使用中,音量牛尽量靠近开关位置安装,接线可以不用屏蔽线,假如有嗡嗡声,可以集中一起套一层屏蔽网处理。
  7、关于抽头引出方式:常规的方式是直接软线引出,然后连接到多档开关上。这个时候需要清晰的标记好各根软线的功用,否则几十根线容易出错,接错抽头顺序使用时音量忽大忽小会很讨厌。还有就是用常用的接线柱的方式,这样很容易引来感应噪音,导致嗡嗡声增加,且安装方式受限。这里采用PCB版、沉金焊盘的方式,可以清晰的知道如何接线,接线长度和方式随自己环境而定,而且不会产生感应噪音。音量牛的安装位置、安装方式任意,比如常规的倒立安装,不能在下面开孔走线,这时可以平焊好全部连接线以后,悬空几个mm安装,甚至将音量牛卧倒安装,这样接线在侧面,更加方便直观。或者就是倒立安装。也可以定做侧出接线板的方式,接线板在侧面,可以随时任意接线(附赠有10色进口特佛龙镀银软线,方便连接多档开关)。
  8、关于音量牛的电压增益:一般情况下,音量牛属于无源器件,不提供电压增益,性能达到最好。音量牛输出电压增益也是通过增加消耗初级电流换取的,虽然很小,但肯定是加重了音源的负载。目前市面上有很多音量牛在初级设有抽头(自耦也是一样在原来的绕组中设有抽头),以便让输出产生一定的电压增益。这种方式只是通过牺牲性能换取的,个人认为不可取。假如喜欢有电压增益,应该是保持初级圈数不变(以便保证有足够的初级电感),增加次级圈数。按照目前看,在保证频宽、失真的情况下,做2倍的升压也是可行的,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。
  9、关于音量牛的封装:由于音量牛自身使用漆包线很细,一般在0.045-0.1mm以内(自耦方式因为只有一个绕组,可能在0.12mm左右),为了获得良好的高频,需要使用QA直焊型漆包线,加上多达几十个抽头,这样绕组线如果裸露,环境空气潮湿、盐雾腐蚀,日久很容易发霉出现噪音甚至开路。最好的方法是真空密封起来,与外界环境隔绝,这样可以保证音量牛长久使用。
  10、关于音量牛在实际应用的接线:建议首先在次级最小、最大端也就是1、24端并联30k左右电阻,这样主要是为了恒定音量牛的阻抗。我们在听音时,一般音量调整在10点钟左右,此时抽头在整个绕组的10%以内,会有大部分线圈“悬空”,加上开关切换时的“通”、“断”引起绕组电感的反峰电压而导致的噪音和失真。这里设RL=30k、Rg=120k(先不考虑放大电子管输入、密勒电容等引起的影响),当开关至于最大位置24档时,120k与30k并联,此时相当于音量牛次级呈现24k负载电阻。假如调整开关至于音量牛的最小位置比如2档时,这个Rg可以忽略,也就是音量牛次级呈现30k的负载电阻,这样就相当于音量牛无论调整到什么位置,负载电阻维持在24k-30k之间,变化很小。这样也可以改善音量牛在小音量时,因为电子管的输入电容、密勒电容对音量牛输出特性的影响,从而使输出特性始终保持一致。当然,RL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使用10k-50k的电阻,其具体表现为:阻值越小,测试指标越好,阻值大一些,其音乐的弹跳力会好一些。
 
  下面具体的测试一个24档音量牛,看一下实际情况,先看一下各抽头衰减量:
 
  再看一组从高到低档位的幅频特性:注意看左边dB的不同,既是测试档位的不同,从+18dB到-26dB。
 
  
  
  
  下面几个抽头的相位特性:100kHz以内基本相同。
  
 
  下面是100Hz-50kHz方波输出,所有抽头输出方波特性几乎相同,且到50kHz方波依然漂亮,说明总谐波失真非常低。
  
  
  
  重要的是,看下面的谐波成分分析,输入1kHz、10kHz基波,谐波成分只有轻微2次谐波,其余谐波分量几乎为零,这并非也不可能是“刻意为之”,是独特的变压器绕组设计衍生的,其他方式则不会有,实验证明这对听感很有帮助。
  
  我们听音乐,要听音乐的感情。好的音量牛可以带给你美妙的音乐享受,也真心期望能得到您的反馈。

用户评论(共0条评论)

  •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
总计 0 个记录,共 1 页。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
用户名: 匿名用户
E-mail:
评价等级:
评论内容:
验证码: captcha